学习过 spring 框架的人一定都会听过 Spring 的 IoC (控制反转) 、DI (依赖注入) 这两个概念,对于初学 Spring 的人来说,总觉得 IoC 、DI 这两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,是很难理解的,笔者入门之时就深受其苦,今天和大家分享网上的一些技术大牛们对 Spring 框架的 IOC 的理解以及个人对 Spring Ioc 的理解。

# 1. 个人对 IOC(控制反转)和 DI(依赖注入)的理解

我们平时在开发 Java Web 程序的时候,每个对象在需要使用它的合作对象是,自己都要讲它要合作对象创建出来(比如 new 对象),这个合作对象是自己主动创建出来的。创建合作对象的主动全在自己受伤,需要时候就主动创建,这样耦合性很高。在这稍微解释一下耦合性概念:A 对象需要使用合作对象 B 来共同完成一件事,A 要使用 B,那么 A 对 B 产生了依赖,也就是 A 和 B 之间存在一种耦合关系,并且是紧密耦合一起的。

但是这种高度的耦合性在使用了 ASPringle 之后就不一样了,创建合作对象 B 的工作是由 Spring 来做的,Spring 创建好 B 对象,然后存储到一个容器里面,当 A 对象需要使用 B 对象是,Spring 就从存放对象的那个容器里面去除 A 要使用的那么 B 对象,然后交给 A 对象使用,至于 Spring 试试如何创建那个对象,以及什么时候创建好对象的,A 对象不需要关心这些细节问题,A 得到 Spring 给我们的都西昂之后,两个人一起写作完成要完成的工作即可。

所以控制反转 IOC(Inversion Of Control)是说创建对象的控制权进行转移,以前创建对象的主动全和创建时机是由自己把我的,而现在这种权力转移到第三方,比如转移交给了 IOC 容易,他就是专门用来创建对象的工厂,你要什么对象,它就给你什么对象,有了 IOC 容器,依赖关系就变了,原先的依赖关系就没了,他们都依赖 IOC 容器了,通过 IOC 容器来建立他们之间的关系。

DI(依赖注入)其实就是 IOC 的一种类型,还有一种是 DL(Dependency Lookup 依赖查找)。DL 由 Martin Dowler 在 2004 年初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的。他总结:控制的什么被反转了?就是:获得依赖对象的方式反转了。

# 2. 网上大神的对 IOC 的看法

# (一)分享凯涛对 IOC 的精彩讲解

  1. IOC 是什么
    IOC-Inversion Of Control,即 “控制反转”,不是什么技术,而是一种设计思想。在 Java 开发中,IOC 意味着讲你设计好的都西昂交给容器控制,而不是传统在你的对象内部直接控制。如何理解好 IOC 呢?理解好 IOC 的关键是要明确 “谁控制谁,控制什么,为何是反转(有反转就应该有正转了),哪些方面反转了”,那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:

谁控制谁,控制什么:传统 Java SE 程序设计,我们直接在对象内部通过 new 进行创建对象,是程序主动主动去创建依赖对象;而 IOC 是由专门一个容器来创建这些对象,即由 IOC 容器来控制对象的创建;谁控制谁?当然是 IOC 容器控制了对象;控制什么?那就是主要控制了外部资源获取(不只是对象包括比如文件等)。

为何事反转,哪方面反转了:有反转就有正转,传统应用程序是由我们自己在对象中主动控制区直接获取依赖对象,也就是正转;而反转则是由容器来帮忙创建及注入依赖对象;为何是反转?因为由容器帮我们查找及注入依赖对象,对象只是被动的接收依赖对象,所以用图例说明一下,传统程序设计如下图 1,都是主动区创建相关对象然后再组合起来:

传统程序设计结构示意图

当有了 IOC/DI 的容器后,在客户端类中不在诸佛那个区创建这些对象了,如图 2 所示

有IOC/DI容器后程序结构示意图

  1. IOC 能做什么
    IOC 不是一种技术,只是一种思想,一个重要的面像都西昂编程的法则,它能知道我们如何设计出松耦合,更优良的程序。传统应用程序都是有我们在类内部主动创建依赖对象,从而导致类鱼类之间高耦合,难于测试;有了 IOC 容器后,把创建和查找依赖兑现的控制权交给容器,由容器进行注入组合对象,所以对象与对象之间是松散耦合这样也方便测试,利于功能 扶永发,更 重要的是是的程序的整个体系结构变得非常灵活。
    其实 IoC 对编程带来的最大改变不是从代码上,而是从思想上,发生了 “主从换位” 的变化。应用程序原本是老大,要获取什么资源都是主动出击,但是在 IoC/DI 思想中,应用程序就变成被动的了,被动的等待 IoC 容器来创建并注入它所需要的资源了。
    IoC 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法则之一 —— 好莱坞法则:“别找我们,我们找你”;即由 IoC 容器帮对象找相应的依赖对象并注入,而不是由对象主动去找。

  2. IoC 和 DI
    DI—Dependency Injection,即 “依赖注入”:是组件之间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期决定,形象的说,即由容器动态的将某个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。依赖注入的目的并非为软件系统带来更多功能,而是为了提升组件重用的频率,并为系统搭建一个灵活、可扩展的平台。通过依赖注入机制,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配置,而无需任何代码就可指定目标需要的资源,完成自身的业务逻辑,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资源来自何处,由谁实现。

理解 DI 的关键是:“谁依赖谁,为什么需要依赖,谁注入谁,注入了什么”,那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:

● 谁依赖于谁:当然是应用程序依赖于 IoC 容器;
● 为什么需要依赖:应用程序需要 IoC 容器来提供对象需要的外部资源;
● 谁注入谁:很明显是 IoC 容器注入应用程序某个对象,应用程序依赖的对象;
● 注入了什么:就是注入某个对象所需要的外部资源(包括对象、资源、常量数据)。

IoC 和 DI 由什么关系呢?其实它们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描述,由于控制反转概念比较含糊(可能只是理解为容器控制对象这一个层面,很难让人想到谁来维护对象关系),所以 2004 年大师级人物 Martin Fowler 又给出了一个新的名字:“依赖注入”,相对 IoC 而言,“依赖注入” 明确描述了 “被注入对象依赖 IoC 容器配置依赖对象”。

# (二)分享另一位大神(没找到源链接)对 IoC 与 DI 浅显易懂的讲解

  1. IoC (控制反转)
    首先想说说 IoC(Inversion of Control,控制反转)。这是 spring 的核心,贯穿始终。所谓 IoC,对于 spring 框架来说,就是由 spring 来负责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对象间的关系。这是什么意思呢,举个简单的例子,我们是如何找女朋友的?常见的情况是,我们到处去看看找到自己喜欢的,然后打听她们的兴趣爱好、qq 号、电话号………,想办法认识她们,投其所好送其所要…… 这个过程是复杂深奥的,我们必须自己设计和面对每个环节。传统的程序开发也是如此,在一个对象中,如果要使用另外的对象,就必须得到它(自己 new 一个),使用完之后还要将对象销毁,对象始终会和其他的接口或类耦合起来。

那么 IoC 是如何做的呢?有点像通过婚介找女朋友,在我和女朋友之间引入了一个第三者:婚姻介绍所。婚介管理了很多男男女女的资料,我可以向婚介提出一个要求的列表,告诉它我想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,然后婚介就会按照我们的要求,提供一个女孩,我们只需要去和她谈恋爱、结婚就行了。简单明了,如果婚介给我们的人选不符合要求,我们就会抛出异常。整个过程不再由我自己控制,而是有婚介这样一个类似容器的机构来控制。Spring 所倡导的开发方式就是如此,所有的类都会在 spring 容器中登记,告诉 spring 你是个什么东西,你需要什么东西,然后 spring 会在系统运行到适当的时候,把你要的东西主动给你,同时也把你交给其他需要你的东西。所有的类的创建、销毁都由 spring 来控制,也就是说控制对象生存周期的不再是引用它的对象,而是 spring。对于某个具体的对象而言,以前是它控制其他对象,现在是所有对象都被 spring 控制,所以这叫控制反转。

  1. DI (依赖注入)
    IoC 的一个重点是在系统运行中,动态的向某个对象提供它所需要的其他对象。这一点是通过 DI(Dependency Injection,依赖注入)来实现的。比如对象 A 需要操作数据库,以前我们总是要在 A 中自己编写代码来获得一个 Connection 对象,有了 spring 我们就只需要告诉 spring,A 中需要一个 Connection,至于这个 Connection 怎么构造,何时构造,A 不需要知道。在系统运行时,spring 会在适当的时候制造一个 Connection,然后像打针一样,注射到 A 当中,这样就完成了对各个对象之间关系的控制。A 需要依赖 Connection 才能正常运行,而这个 Connection 是由 spring 注入到 A 中的,依赖注入的名字就这么来的。那么 DI 是如何实现的呢? Java 1.3 之后一个重要特征是反射(reflection),它允许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动态的生成对象、执行对象的方法、改变对象的属性,spring 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注入的。

# 3. 后述

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 IoC 和 DI,请参考大师级人物 Martin Fowler 的一篇经典文章《Inversion of Control Containers and the Dependency Injection pattern》

更新于 阅读次数

请我喝[茶]~( ̄▽ ̄)~*

昨夜星辰 微信支付

微信支付

昨夜星辰 支付宝

支付宝